“阿姨,我来看你啦!”4月11日,小启贤(化名)来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复诊,一上来就跟为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杨骏主任医师热情问好。很难以想象,眼前这个活蹦乱跳的小男孩4个多月前还在被“神秘”疾病折磨。多科会诊,寻找病因,基因测序,揭开家族病史……小启贤的诊断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最终被确诊为一种极为罕见的X连锁淋巴增生症(XLP-1),国外文献报道的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
困扰两代人的“神秘”疾病
五年前,小启贤出生在我国西南某县城,乖巧的他为小家庭带来无尽欢乐,外祖母更是对这唯一的小外孙疼爱有加。然而,一年前的一天,小启贤发烧了,面对着40℃的持续高热,肿大的肝脾,一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中。家人的恐惧并非是空穴来风,因为20多年前,小启贤的三个舅舅在与他相仿的年纪,出现相似症状后便早早夭折了。这成了小启贤外祖父母一家难以释怀的痛,难道命运如今要再次捉弄这个不幸的家庭?
很快,小启贤被当地医疗中心诊断为了罕见病“噬血细胞综合征”,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了下来,可不久后,中枢神经系统又出现了病变,导致单侧肢体偏瘫。但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究竟是噬血细胞综合征导致的,还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病呢?为揭开这一谜题,当地医疗中心为小启贤成功完成了神经导航下中枢病变穿刺活检。遗憾的是,由于穿刺组织多为坏死组织,当地专家大会诊后,也未有明确诊断。
百万分之一的不幸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小启贤一家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他妈妈说:“当时,小启贤左侧有偏瘫的症状,手脚都没有力气。”在免疫科住院期间,免疫科主任毛华伟、主任医师韩彤昕意识到小启贤的疾病可能与他早年夭折的三个舅舅存在着某种联系,而小启贤的噬血细胞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一条看不见的线索。
为了尽早查明病因,医生再次对小启贤家系基因测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他SH2D1A基因大片段缺失。经过免疫科、肿瘤内科、干细胞移植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会诊,考虑符合EBV感染相关B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累及脑组织、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小启贤最终被确诊为“X连锁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1型”(简称XLP-1)。
XLP-1是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的一种极为罕见的遗传病,国外文献报道的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国内发病率尚不清楚。而中枢受累的XLP-1在全世界更是罕有报道。
成功进行骨髓移植
面对小启贤百万分之一的罕见不幸,以党委书记、罕见病中心主任张国君领衔的疑难罕见病联合门诊让“爱”不罕见。毛华伟主任、韩彤昕主任医师,肿瘤内科副主任段彦龙、金玲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葛明、邹哲伟副主任医师,干细胞移植科负责人秦茂权、杨骏主任医师,病理科周春菊主任医师,影像中心副主任段晓岷等专家共同研读病史、详细查阅文献、多次开会探讨治疗方案。最终,专家们为小启贤制定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也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治疗方案。
考虑到来院就诊时,小启贤合并中枢受累已进入肿瘤期,病情进展迅速、存在家族病史,秦茂权团队立即向中华骨髓库申请无关造血干细胞供者查询。肿瘤内科副主任段彦龙团队为他进行了利妥昔单抗鞘内注射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很快,中华骨髓库为小启贤匹配上了全相合的供者,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爱心的驱使下答应为小启贤捐献造血干细胞。去年12月15日,小启贤顺利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手术过后,看着孩子红白细胞一点点涨上去,小启贤的母亲喜极而泣,一年多以来遭受的痛苦和煎熬都烟消云散。
如今4个月过去了,小启贤恢复良好,中枢病变逐渐缩小,左侧肢体力量、语言功能也在好转。“很幸运,移植后没有出现严重排异反应,我们在为他调节肺部轻微的排异反应。移植后需要进行一年的定期随访,我们也将对排异反应进行持续监测。”杨骏主任医师表示。
小启贤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被患病率百万分之一的疾病“砸中”;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专业、执着的多学科团队,遇到了愿意捐赠骨髓的爱心人士。
干细胞移植科、血液二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