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军在查询居民信息档案
刘方军与小区居民核实信息
他 是一名社区民警,他以“一团火”的热情去服务老百姓,享受着工作带来的乐趣;他以“警察儿子”的情怀去关心着社区老人,收获着感动;他是社区的“大管 家”,他把自己的热情和心血全部灌注在社区,华城国际小区群众送给他最高的称呼是“刘华城”,他是西安城中村、老旧社区成功转型到大都市化高档社区的标 杆。学汪勇,学他的信念和精神,而学刘方军,学他的成功转型和高档社区的创新管理模式。他不是汪勇却有着汪勇般爱民的情怀,他不是汪勇却被群众亲切的称为 “汪勇式的好民警”,他就是公安雁塔分局长延堡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刘方军。刘方军说:“我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把我当亲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儿子生病住院7天他只陪了7个小时
在华城国际小区这个大家庭中,刘方军是社区居民称职的“警察儿子”;但在他的小家庭中,刘方军却是一个不称职的爸爸;2岁的儿子因患上急性综合性疱疹住院7天,而他陪儿子的时间却不到7个小时。
7月4日中午11时,刘方军在警务室值班时,接到辖区某幼儿园负责人报警称:100名家长将幼儿园围堵,要求退费,请求民警帮助。刘方军迅速赶往事发现场进行处理。为避免事态扩大,刘方军先逐个安抚家长们的情绪,并向幼儿园负责人了解事情的具体经过。
就 在刘方军处理事件的这一过程中,他的手机不断地响起,记者看到他每次一看电话号码就迅速挂掉,就在电话响起第五遍时,他匆忙接起电话说了一句,“我正在 忙,一会给你打过去。”等电话连续响了7遍后,刘方军才不得已接起来:“儿子得了综合性疱疹,全身化脓,正在西安儿童医院急诊室救治,快点回来啊,我一个 人坚持不了……”妻子急切期盼的声音让刘方军紧皱眉头,他纠结了,一方面群众的事情还没处理好,要是这会离开事态扩大了怎么办?另一方面儿子才两岁,大大 小小的病都没住过院,这次万一有生命危险怎么办?经过再三考虑,他回电话给妻子:“辖区幼儿园发生一起群众纠纷事件,我先让父亲过去帮忙……”便投入到解 决群众纠纷中去。
等把手头工作忙完,已经是晚上11点多,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医 院,看着躺在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浑身溃烂的儿子,刘方军内心莫名的一阵内疚,再转身的瞬间,这个铁骨硬汉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他又何尝不想陪着儿子渡 过这一难关呢,但他的工作太忙了,有千千万万个老百姓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儿子生病住院期间,他每次去看望儿子都是半夜,有时候儿子因全身溃烂经常半夜疼醒,疼醒后嘴里就不停地喊着:“爸爸,爸爸……”听着儿子的呼唤,刘方军心里一阵阵钻心的疼,他在心里默默地给儿子说了一千个一万个对不起,他想着儿子长大了一定会理解他的。
后 来,刘方军的妻子赵瑾告诉记者,在儿子住院的7天,刘方军陪儿子的时间还不到7个小时,来了还没有坐一会儿电话就响了,与其电话响个不停还不如不来看儿子 呢。当记者问赵瑾:“儿子生病刘方军不能够陪在身边,节假日也不能够陪在你们身边,你恨他吗?”“说真的刚开始时很恨他,可是时间长了也就慢慢的理解了他 的工作,用他(刘方军)的话说,叫做舍小家顾大家,看着他每天夜间拖着疲惫的身体进家门倒头就睡的样子,我又心疼的不得了,心里再大的委屈也就在那一刻化 为乌有了,与其恨他还不如支持他的工作。”赵瑾说,刘方军的一切她已经习以为常了。
往返几百公里为群众漂白“黑户”
用 辖区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和刘方军有一种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自己的亲儿子生病住院可以不管,但百姓的事情他一定会管到底。刘方军用半年时间,为 了给一居民的两个孩子漂白23年的“黑户”身份,他自掏腰包往返几百公里,夜以继日地奔波在医院和派出所之间,这就是刘方军。
2009年征兵证审时,一个没有户口名叫姚鑫(化名)的男孩引起了刘方军的注意,于是,他便在公安系统网上对该男孩信息进行查询发现,姚鑫的信息为空白。在经过多 方打听后,刘方军来到西三爻村的姚鑫家中,迈进门后眼前的一切让他从心底感到心酸,在巴掌点大的地方住着一位满面沧桑的母亲和一双儿女。
随 后,姚鑫的母亲向刘方军讲起了这个故事。26年前,她在外地打工时与一个有妇之夫相识,两人有了一双儿女后,该男子便销声匿迹。她带着两个孩子回到村内, 拉扯着他们长大,多年来因种种原因,孩子一直是“黑户”,没有户口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两个孩子不能外出打工,不能坐车,甚至遭到别人嘲 笑。
听完姚鑫母亲不幸的坎坷遭遇后,刘方军随即到该村村委会去核实情况,因为要想给 这双儿女办理户口,需要村委会开具的证明,以及医院的出生证明。村委会的人说:“这么多年来确实是姚鑫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两个,但不知道这两个孩子到底是不 是她亲生的。”回到派出所后,刘方军一直放心不下,这一双儿女的户口成了他最大的牵挂。
第 二天一大早,他便前往姚鑫的亲戚家继续走访调查,核实情况,并到姚鑫出生的医院(灞桥纺织城医院)开具出生证明,但这个医院已经不存在了,当年的档案也并 没有保存。这一方式行不通,刘方军只能带着他们一家人到西京医院做亲子鉴定,结果显示是母子关系。拿着这一结果和村委会开具的证明,刘方军将这一情况上报 所领导,最终在2010年春节前将户口办理了下来,当刘方军将户口本送到姚鑫家时,母亲和妹妹抱着户口本哭了起来,姚鑫则站在门口望着远处,一直沉默不 语。
户口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城中村改造,住户都分到了房子,而因姚鑫一家 多年在外地,村里人没有把他们划在其中。“我不能看着这可怜的一家不管啊,于是,经多次和村委会协调,最终给母子三人分了一套约100平米的房子。“看着 他们一家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我觉得半年来,跑得几百公里也值了。”刘方军微笑着说。
帮83岁退休教师融入集体生活
在一次家访中,今年57岁的马成群高兴地对刘方军说:“以前在这里买房子就是为了投资,压根没想过自己住。但在装修房子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小区环境好,人气也旺,还有警官艺术团来表演,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所以我就把以前的房子租出去,搬到这里来住了。”
刘方军在为社区群众丰富精神文化食粮,也经常组织群众表演文艺节目自娱自乐。连小区内83岁的爱挑刺的退休老师也和他成为了朋友,小区居民见了刘方军就说:“真不容易,让一个爱挑刺的退休教师转变思想,我们很服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 来,83岁的退休老师是华城国际小区的独居老人。刘方军在多次上门走访时,发现这名退休教师性格比较孤僻,经常闭门不出,更不愿意与人交流,动不动还爱给 别人挑刺。刘方军每次都是自己主动找话题和她聊天,一段时间过后,他琢磨出了退休教师的兴趣爱好,于是,刘方军便从这一突破口入手,给老人做思想工作。
有 一次,刘方军请来警官艺术团,并给退休老师做思想工作,说服她前去看艺术表演。在刘方军的鼓动下,退休教师前去观看了警官艺术团的表演。没想到自从看了这 次表演后,她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但不再闭门不出,经常在小区散步,而且还见人就打招呼,并开始热衷于参加文艺演出,争着上台表演。在2014年 “八一建军节”时,退休教师还自己写了一首诗上台朗诵,同时还唱了一首歌。
就是这样 一位性格孤僻的老人,在刘方军的帮助下慢慢变得性格开朗;由最初的不愿跟人打交道到见人主动打交道;由最初的闭门不出到争着上台表演节目;由动不动爱给别 人挑毛病到主动为小区服务,经常将小区内的事情反映给刘方军。她现在走到别的小区,逢人就乐呵呵地说,“你看刘警官将我们小区打造的不但环境好,而且还有 警官艺术团表演,艺术氛围浓厚,住在这里不但安心也更舒心。”
个头不高,却用警察的责任和信念赢得了一方百姓的仰望;个头不高,却用胸前灼灼发光的警徽诠释着对百姓胜似亲人的亲情,他就是刘方军,他在社区把“我把群众当家人,群众把我当亲人”这句话演绎的淋漓尽致。文/本报记者高敬毅晁阳实习生孙倩图/本报记者吴岸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