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9月28日,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张亦军、二级巡视员翟洁君率队走进省《政风热线》直播间,就公共法律服务、财产公证、律师服务等民生话题,回应群众关切。
“法律明白人”知晓度不高
回应:全员公示、加强培训
今年以来,江苏大力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在村社区网格培育能收集社情民意、普及法律常识、服务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的骨干“法律明白人”。截至目前,全省注册“法律明白人”将近13万人,已达到一个网格配备一名“法律明白人”的规模。 去年底,江苏已全面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为何要培养“法律明白人”?张亦军表示,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一般是律师或者基层法律工作者,他们拥有执业资格和丰富经验,但这些人不在村或社区居住生活,要满足群众全天候的丰富而复杂驻点服务,还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江苏今年启动“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从土生土长的群众中遴选有一定文化和社会声望、热心社会公益服务的人士,同时结合调解员、村委会工作人员等,整合成一支“法律明白人”队伍。 “这支队伍角色很多,学法普法时,他们发挥模范示范作用;发生矛盾纠纷时,他们充当调解员;组织法治宣传教育的时候,他们是宣传员;群众有专业服务需求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做一些引导工作。” 张亦军介绍说。 然而,记者在南京周边农村走访发现,一些村民并不知道身边就有“法律明白人”,对“法律明白人”职能知晓度不高。 南京市司法局局长李大海回应称,南京市司法局将做到全员公示,在村社区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法治宣传橱窗等平台窗口醒目位置悬挂公示,让群众抬头可见,把“法律明白人”宣传页发到每一个家庭。“法律明白人”将更加积极参与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大力化解所在网格的矛盾纠纷。同时,主管部门也将选树典型、加强相关培训,让“法律明白人”走进群众的心里。
鉴定乱象为何“管不了”
回应:调查核实、严肃处理
南京市民顾女士反映,丈夫私下委托一家从事亲子鉴定公司出具DNA鉴定报告,结果显示女儿非亲生,由此引发家庭矛盾。然而,她发现这家鉴定公司没有亲子鉴定资质。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没有取得许可却从事亲子鉴定的机构,并非个例。顾女士投诉的这家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并没有提到从事亲子鉴定业务,但当地市场监管、司法行政部门均表示“管不了”。此外,一些登记在册司法鉴定机构广设代理点拉业务,也违反了相关规定。 江苏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郭兵解释说,通俗讲,司法鉴定主要是指在诉讼过程当中开展的鉴定,从事司法鉴定机构的准入门槛比较高。这家鉴定机构不是登记在册的司法鉴定机构,这类机构进行个人委托的非诉讼亲子鉴定,应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由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此外,对于调查中发现有的司法鉴定机构在本机构以外设点的违规行为,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将调查核实、严肃处理。 郭兵表示,对于第三方机构从事司法鉴定活动的,司法行政部门将主动作为、严肃查处,并将违规经营行为通报给有关部门;对于司法鉴定机构的违规行为,将结合正在进行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的工作流程、工作程序,提升鉴定质量。“公众有违法违规的线索可向有关司法部门进行举报,我们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他也提醒,全省目前有14家司法鉴定机构可以开展亲子鉴定业务,它们接受委托后,必须按照严格的司法鉴定程序进行鉴定检测,如果违规鉴定将受到严肃查处。有需求的市民可登录省司法厅官网查询,或者查找司法鉴定机构名册公告寻求服务。
公证、法援能否异地办
回应:全省通办、异地协作
网友“异乡客”是无锡人,但在苏州工作和生活。最近他打算卖掉无锡房产投资办厂,想办一个房屋买卖合同公证,但得知苏州的公证处不受理,必须自己到房屋所在地办理。公证机构能否方便市民、就近办理? 翟洁君解释说,当事人申请公证,可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事实发生地这四个地来提出申请,但不动产的公证申请较为特殊,除委托、声明、遗嘱、赠与的情况外,都应当到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处申请。因此,他建议当事人在苏州办一个委托买房的公证,委托无锡的亲友或者可信的人去办理卖房手续,这个委托公证办起来比较简单,时间短、费用低。 他补充说,今年1月1日起,全省公证执业区域放开到以省为单位,市民申请公证可到省内任何一家公证机构,也就是全省通办。但部分情况不适用,比如涉及到不动产的公证、政府采购等。 宿迁蔡先生一级重残,多年前与江阴某市民发生债务纠纷,他多次催要,对方仍有2万多元欠账未结清。考虑到宿迁和江阴距离有点远,来回跑增加经济负担,蔡先生希望江阴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指派律师全权代理此事。 江苏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芦学林回应说,为了方便困难群众跨地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省司法厅在全省建立法律援助异地协作制度,不同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可就申请人转交、情况核实、调查取证等进行协调配合,减少当事人来回跑。蔡先生可在宿迁提出申请,按照协作机制,宿迁市法援中心和江阴法援中心进行对接,方便当事人更快、更便捷地获得法律援助。“我们后续将跟踪落实,帮助解决问题。” 法律援助是一项保障经济困难群众获得必要法律服务的司法救济制度,当事人一般要具备经济困难等条件,申请的事项也应在事项范围之内。受疫情影响,一些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生意不太乐观,他们是否也可以纳入到援助范围?芦学林介绍,省司法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法律援助机构结合自身的职能,切实兜牢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底线。特别是突发事件原因造成家庭困境、生活困难的,可以根据需求提供法律援助,其中包括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如果他们有需要,法律援助机构将依法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倪方方 图片 蒋浩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